Welcome to Ray's Blog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Steve Jobs

0%


概述

内存简介

RAM(Random Access Memory) 随机存取存储器:内存。
通常分为:

  • 寄存器(Registers):速度最快的存储场所,因为寄存器位于处理器内部,我们的程序中无法控制;
  • 栈(stack):存放基本类型的数据和对象的引用,但对象本身不存放在栈中,而是存放在堆中;
  • 堆(heap):存放基本由 new 创建的对象和数组。在堆中分配的内存,由 Java JVM 的自动回收器(GC)来管理;
  • 静态域(static field):静态存储区就是指在固定的位置存放应用程序运行时一直存在的数据,Java 在内存中专门划分了一个静态存储区域来管理一些特殊的数据变量如静态的数据变量;
  • 常量池(constant pool):JVM 必须为每个被转载的类型维护一个常量池。常量池就是该类型所用到常量的一个有序集合,包括直接常量(String、Integer 等常量)和其他类型,字段和方法的符号引用。

外存储:SD 卡等外置存储区域。

Read more »


概述

CopyOnWriteArrayListArrayList的一个线程安全的变体,其中所有可操作方法(add/set 等)都是通过底层数组进行一次新的复制来实现的。

Read more »


概述

定义:一个发布/订阅的事件总线框架。
包含:

  • 发布者poster
  • 订阅者subscriber
  • 事件event
  • 总线thread
Read more »


注解概述

在 Java 中,注解(Annotation)引入始于 Java5,用来描述 Java 代码的元信息,通常情况下注解不会直接影响代码的执行,尽管我们使用一些特定类型的注解也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Read more »


概述

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将哪一个类实例化。

  • 工厂方法模式又简称工厂模式(Factory Pattern),又可称作虚拟构造器模式(Virtual Constructor Pattern)或多态工厂模式(Polymorphic Factory Pattern)。
  • 工厂方法模式让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
  • 工厂方法模式是一种类创建型模式。
  • 工厂方法模式提供一个抽象工厂接口来声明抽象工厂方法,而由其子类来具体实现工厂方法,创建具体的产品对象。

角色详解:

  • Product(抽象产品):它是定义产品的接口,是工厂方法模式所创建对象的超类型,也就是产品对象的公共父类。
  • ConcreteProduct(具体产品):它实现了抽象产品接口,某种类型的具体产品由专门的具体工厂创建,具体工厂和具体产品之间 一一对应。
  • Factory(抽象工厂):在抽象工厂类中,声明了工厂方法factoryMethod(),用于返回一个产品。抽象工厂是工厂方法模式的核心,所有创建对象的工厂类都必须实现该接口。
  • ConcreteFactory(具体工厂):它是抽象工厂类的子类,实现了抽象工厂中定义的工厂方法,并可由客户端调用,返回一个具体产品类的实例。

与简单工程模式相比,工厂方法模式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引入了抽象工厂角色,抽象工厂角色可以是接口,也可以是抽象类或者具体类。

总结

工厂方法模式是简单工厂模式的延伸,它继承了简单工厂模式的优点,同时还弥补了简单工厂模式的不足。工厂方法模式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设计模式之一,是很多开源框架和 API 内裤的核心模式。
** 优点**

  • 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工厂方法用来创建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同时还向客户隐藏了哪种具体产品类将被实例化这一细节,用户只需要关心所需产品对应的工厂类,无须关心创建细节,甚至无须知道具体产品类的类名。
  • 基于工厂角色和产品角色的多态性设计是工程方法模式的关键。它能够让工厂可以自主确定创建何种产品对象,而如何创建这个对象的细节则完全封装在具体工厂内部。工厂方法模式之所以又被称为多态工厂模式,就正是因为所有的具体工厂类都具有同一抽象父类。
  • 使用工厂方法模式的另一个优点是在系统中加入新产品时,无须修改抽象工厂和抽象产品提供的接口,无须修改客户端,也无须修改其他的具体工厂和具体产品,而只要添加一个具体工厂和具体产品就可以了,这样,系统的可扩展性也就变得非常好,完全符合“开闭原则”。

** 缺点**

  • 在添加新产品时,需要编写新的具体产品类,而且还要提供与之对应的具体工厂类,系统中类的个数将成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有更多的类需要编译和运行,会给系统带来一些额外的开销。
  • 由于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需要引入抽象层,在客户端代码中均使用抽象层进行定义,增加了系统的抽象性和理解难度,且在实现时可能需要用到 DOM、反射等技术,增加了系统的实现难度。

** 使用场景**

  • 客户端不知道它所需要的东西的类名。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客户端不需要知道具体产品类的类名,只需要知道所对应的工厂即可,具体的产品对象由具体工厂类创建。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对于抽象工厂类只需要提供一个创建产品的接口,而由其子类来确定具体要创建的对象,利用面向对象的多态性和里氏代换原则,在程序运行时,子类对象将覆盖父类对象,从而使用系统更容易扩展。

里氏替换原则

定义

原文:The 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 lsp)
is a concept in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that
states: Functions that use pointers or references
to base classes must be able to use objects of derived classes without knowing it

中文:** 如果对每一个类型为 S 的对象 o1,都有类型为 T 的对象 o2,使得以 T 定义的所有程序 P 在所有的对象 o1 代换 o2 时,程序 P 的行为没有变化,那么类型 S 是类型 T 的子类型。**
通俗版中文:所有引用基类(父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地使用其子类的对象。

参考资源


概述

简单工厂模式(Simple Factory Pattern): 定义一个工厂类,它可以根据参数的不同返回不同类的实例,被创建的实例通常都具有共同的父类。

  • 因为在简单工程模式中用于创建实例的方法是静态(static)方法,因此简单工厂模式又被称为静态工厂模式(Static Factory Method)模式,它属于类创建型模式。
  • 简单的说就是:当你需要什么,只需要传入一个正确的参数,就可以获取你所需要的对象,而无须知道其创建细节。

角色详解:

  • Factory(工厂角色):工厂角色即工厂类,它是简单工厂模式的核心类,负责实现创建产品实例的内部逻辑;工厂类可以被外界直接调用,创建所需的产品对象;在工厂类中提供了静态的工厂方法factoryMethod(),它的返回类型为抽象产品类型product
  • Product(抽象产品角色):它是工厂类所创建的所有对象的父类,封装了各种产品对象的公有方法,它的引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使得工厂类中只需定义一个通用的工厂方法,因为所有的创建的具体产品对象都是其子类对象。
  • ConcreteProduct(具体产品角色):它是简单工厂模式的创建目标,所有被创建的对象都充当这个角色的某个具体类的实例。每一个具体角色产品都继承了抽象产品角色,需要实现在抽象产品中声明的抽象方法。

总结

简单工厂模式提供了专门的工厂类用于创建对象,将对象的创建和对象的使用分离开,它作为一种最简单的工厂模式,在软件开发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 优点**

  • 工厂类包含必要的判断逻辑,可以决定在什么时候创建那一个产品类的实例,客户端可以免除直接创建产品对象的职责,而仅仅“消费”产品,简单工厂模式实现了对象创建和使用的分离。
  • 客户端无需知道所创建的具体产品类的类名,只需要知道具体产品类所对应的参数即可,对于一些复杂的类名,通过简单工厂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使用者的记忆量。
  • 通过引入配置文件,可以在不修改任何客户端代码的情况下更换和增加新的具体产品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灵活性。

** 缺点**

  • 由于工厂类集中了所有产品的创建逻辑,职责过重,一旦不能正常工作,整个系统都要受到影响。
  • 使用简单工厂模式势必会增加系统中类的个数(引入了新的工厂类),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和理解难度。
  • 系统扩展困难,一旦添加新产品就不得不修改工厂逻辑,在产品类型较多时候,有可能造成工厂逻辑过于复杂,不利于系统的扩展和维护。
  • 简单工厂模式由于使用了静态工厂方法,造成工厂角色无法形成基于继承的等级结构。

** 适用场景**

  • 工厂类负责创建的对象比较少,由于创建的对象较少,不会造成工厂方法中的业务逻辑太过复杂。
  • 客户端只知道传入工厂类的参数,对于如何创建对象并不关心。

参考资源

概述

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建造者模式是一种对象创建型模式。

Read more »


Deprecated

This section is deprecated and no longer maintained. Please refer to the latest documentation for updated information.

定义

示例

总结


我们为什么需要多线程机制?什么时候需要使用到多线程?

  1. 因为 Android 官方明确在多线程编程时有俩大原则:
    • 第一、不能阻塞 UI 线程(主线程);
  • 第二、不能在 UI 线程之外访问 UI 组件;
  1. 使用情况
    • 第一、将任务从主线程抛到工作线程;
    • 第二、将任务从工作线程抛到主线程。
    Read more »


常用快捷键总结

按键 说明
Ctrl(Command)+F12 显示当前文件的结构
Ctrl(Command)+H 显示类继承结构图
Alt(Option)+F1 查找文件所在目录位置
Read more »